索池文苑

曾玉梅 | 阳光照亮我的心

来源: | 编辑:索池镇 | 日期:2018-05-09 | 阅读: 38

阳光照亮我的心

/曾玉梅

 

前几天在成州网上忽然看到索池寨子村王梁灾后重建后的照片。照片上排排漂亮的新平房,院子里停放的面包车、摩托车、电动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喃喃自语:“这是王梁吗?”难道记忆中那些破烂不堪、黑漆漆的土坯瓦房真的变成了眼前金碧辉煌的新农村?我准备利用回老家的机会亲眼去看看。

微信图片_201805081618132.jpg

2010年农历十月一日,我回老家为亡故的父母双亲送寒衣,侄子开着小车送我回去。离开界牌沟江武公路,车子向右就拐进了乡村路,我担心车子开不进村子,会把我撂在半路上。结果担心是多余的,虽然路面还没有硬化,但平展展的石子路直铺到家门口,从县城出发不到一小时就到家了,往日狭窄陡峭、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乡村小路已变成沙石铺面的通畅大道。路旁翠绿的景观柏树,在车窗外笑盈盈地迎接着我的到来。层层平展的梯田里,有人正用旋耕机突突地犁地,记忆中农人们赶着老牛上疲惫地走在山坡地头的身影已成为一种模糊的记忆,让曾经看见故土,看见一年四季上一道梁、下一坎面朝黄土背朝天靠下苦力吃饭的父老乡亲就想流泪的我倍感欣慰。

我为父母上完坟,一个人徒步向王梁走去。经过王梁庄背后时,我的眼前突然一亮,记忆中七大八歪的旧瓦房已经荡然无存。山梁上那片鲜亮的米黄色新平房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冬日光秃秃的原野,将冬日失去色泽的原野装扮得格外耀眼夺目。崭新的平房站队似地排列在一座山梁的平地上,我数了数,共有12座,也就是12家,每排3座房子,共有4排,房门全部面向犀牛江开着。我站在乡村公路上,看到的只是这个小村庄的背面。从背面望去,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搭着金黄的玉米棒子,玉米在初冬的阳光中闪着金色的光芒,一派丰衣足食的景象,我的心也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照亮了。

微信图片_201805081618131.jpg

顺着通向村子的一段水泥路走进村子,绕向村子前面,想看清这个耀眼夺目的新农村。走到正面,我看到12座崭新的平房全是砖混结构,白瓷砖贴面的墙壁,深红色瓷砖贴面的屋檐和摆檐柱子,宽阔干净的水泥平台,铮亮的铝合金玻璃窗,朱红色木门交相辉映,在冬日的阳光中熠熠生辉。两间红砖石棉瓦灶房全部朝一个方向排列在3间主房的左边,将各家各户隔成独立但不完全封闭的小院,水泥院子干净宽敞。每家门前的小院里都摆放着一个银光闪闪的太阳灶,太阳灶上水壶里发出咝咝地响声,与屋里传出的电视声音一起温暖着家家户户甜蜜的生活。村民告别了世世代代用塑料桶到很远的山下背水吃的苦涩,水龙头流出农民的期盼。家家门前都有一个自来水水柱,一位留着披肩长发,穿着时髦短装和长筒皮靴的年轻媳妇正用水桶接水,白花花的自来水一会儿就淌满了水桶,女人笑嘻嘻地一面和我打招呼,一面提着水桶走进了灶房,用沼气灶做饭,蓝茵茵的火苗在铮亮的煤气灶中间燃烧,映红了女主人桃花瓣一样的笑脸。

一位七十多岁的盲人坐在自家门前的小凳上晒着太阳剥包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在路上常常碰见他拄着棍子探路,摸摸索索地到山下很远的地方用背篓背着塑料桶吭哧吭哧地给家里背水,一帮淘气的孩子不懂得同情他,反而觉得他用棍子忽左忽右探路的样子很可笑,便一齐喊着麻眼子、麻眼子、、、、、、嘲笑他,他也不介意,从不追打我们。没想到多少年过去了,我也成了中年人,他的身体还那样硬朗。当我问他时,他还能听出我的声音,叫出我的名字来。我问,你的身体好吗?他说,好啊!托共产党的福,我享受了农村低保,一个月还能领百十元生活费,能吃饱、能穿暖、再也不用到山下背水去了,比起过去,我就像在天堂上过日子。听着他朴素的话语,一种幸福也涌上了我的心头。

t01cc3c5250148f5b73.jpg

有人在门前晒着太阳剁猪草,有人用脱粒机脱黄豆。随便走进一家,就像走进刚刚布置好的洞房。沙发、茶几、现代家用电器,要有尽有,连炕都是建筑工人统一盘好的,炕墙和炕沿也是瓷砖贴面的呢,人坐上去,一尘不染。让我立刻想起小时候过年时拿上一把干挂面去拜年,好客的主人便招呼我坐到炕上去,屁股一挨炕沿,黑洞洞的炕眼门上长期烟熏火燎的烟油沾满屁股的情景。

山梁的左边一摆长长的石棉瓦简易房,那是统一修建的圈舍。有厕所、猪圈、鸡圈。像一条长龙,一溜摆顺着山梁排列在村子的另一边,显得格外整齐洁净。

t0140c974193118ed98.jpg

村子的最前面是打麦场,场院上堆满了高高的麦草垛子,一颗苍翠的古柏矗立在场院边。我很想把这么漂亮的新农村拍成照片,作为永久的纪念。无奈这里的地势太低,拍了几次都不成功。我想爬到那棵柏树上去拍下这里的全景,但怎么也上不去。那棵古老的柏树,一定和我一样,亲眼目睹了这里的过去和现在。如今,当昨天的落后已变成了一种回忆,我轻轻地捡起那些散落在记忆深处的回忆,就像梦境一般悠长。

记忆中,王梁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犀牛江北岸一道陡峭的山梁上,都是本家,全部姓王,因此,这个村子就叫王梁。2008年“5·12”大地震时,特殊的地形造成了村子房屋全部倒塌。今天我看到的王梁,是“5·12”之后县上统一规划建起的新农村。

“5·12”之前的王梁,十几家人按照亲属关系分成两个不大的古老四合院。不知是哪个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瓦房,七倒八歪地竖立在陡峭的山梁上,时时都有被一阵大风席卷而去的感觉。长辈、兄弟、妯娌一同挤在拥挤的大杂院里。东家的猪把西家的食抢吃了,倒房住的拿了上房住的锅碗瓢盆,整天骂骂咧咧,吵吵闹闹。小时候到王梁去玩,破破烂烂的瓦房,常年被雨水侵蚀得斑斑驳驳的土墙,长满污垢黑乎乎的门窗,被猪咬破的门槛,乱跑的猪用吃过食的嘴哼哼地跟在人的屁股后面啃衣服,猪屎撒满院子,无处放脚。下雨天光着脚丫踩在泥糊糊泡涨的猪粪上行走的情景至今想起来还让人恶心。

t0167f7b8dcef42a2e0.jpg

王梁人刻在我记忆深处的影子仍是穿着破棉袄、大腰裤子,蓬头垢面,不进学校门的老庄稼汉,而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看到的王梁人,竟然用现代机械进行耕作。

就在我要离开时,在村口碰到了一个把我叫姑姑的中年人。他驾驶着装满荞麦的三轮车,风驰电掣地奔驰在村口的路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憨笑。见了我,他赶紧停下车,从车上跳下来,硬要叫我到他家去吃饭。我说明来意,向他打听了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他笑着说,我们庄里这次灾后重建共12家,每家自己出资1万5千元,国家资助无息贷款1万5千元,国家资助2万元就把过去的烂房子变成现在的漂亮新房子了。灶房、自来水、沼气池、煤气灶、人行道、圈舍、厕所、太阳灶都是国家投资的,自己光投工就行了。姑姑,你没有亲眼看到,那些乡干部不知从哪儿弄来的大型推土机、挖掘机,哗啦啦几下,被地震损毁的破房子就倒下了,几天时间,就把原来高高低低的桩基推成平地了。一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我们就都搬进新房了。不是国家,我们的孙子可能都盖不起这样好的房子,还是国家好!党的政策好!县上、乡上、村上的干部好!在我的记忆中,他曾是一个说话结巴的人,没想到今天说起话来这样流利。难道环境变了,人的素质也变了吗?我在心里嘀咕着,没敢把话说出来。

望着他开着三轮车潇洒地运送荞麦的身影,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过去家乡人夏收时节背麦子的情景。陡峭的羊肠小道上,一群蚂蚁一样来回爬行的男女老少,背上压着高高的麦捆子,人的身体淹没在大山一样的麦子下面,只看见背上的麦子慢慢地向麦场上移动,就像蜗牛背着一座大山艰难地向前爬行。在我心里,家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都被肩扛背驼的繁重体力劳动致残,过早地衰老或病死。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村子,不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我一直以为,农村永远就是农村,永远充满着我们小时候的荒凉和落后。真没有想到,“5·12”之后,农村人的衣食住行真的变了,不仅变成了一座座现代化的漂亮小城市,春播秋收也机器化了。

微信图片_20180508161813.jpg

离开王梁村时,我在村边看见了一个孤立在路边的自来水柱。听母亲去年住院时曾给我说过,王梁人要拉自来水了,她到乡上找了乡长,要求给她也拉一个,乡长同意了。虽然我家和王梁只隔着一道弯,却是两个行政村,也许这中间有些事情真的不好操作与协调。但我家到王梁的路比较平坦,我们不能回去时,母亲可以到王梁背点水用,比到我们下庄水泉背水要近得多,平得多。而今,母亲因为心脏病复发被我接进城里住院后,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盼望了一生的自来水。我摸着冰冷的水泥柱,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眼睛。虽然我的母亲没能用上这个水柱里流出的自来水,但我不能不感激那些同意为我年迈的母亲在别的村子建造水柱的人,真的很感激。尽管这个水柱已经没有人再用了,就像我母亲的墓碑,孤零零地站在王梁的路边,与梁那头母亲的坟头日日相望。我想,母亲在那个世界里,能够日日望见她盼望了一辈子的自来水,也一定和我一样感激那些为她拉上自来水的人。

我不知道,要建这样一个统一规划的新农村,要让那些工作在基层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做多少村民的思想工作,跑多少路,操多少心。甚至,我在设想,如果没有“5·12”大地震,没有国家对灾民的资助政策,没有那些基层工作的好领导,王梁这个偏僻荒凉的地方, 50年后会不会出现这样设施齐全的新农村?我真的不敢设想。我不是在做梦,我确确实实看到了城市化的新农村。然而,近3年来,在设计建设这座新农村的背后站着多少我们的好领导、好干部,好建筑工人,我无法知道,村民们也说不清楚。

4836865999797261678.jpg

侄子的车已经来到我的面前,我再次望着眼前四街八巷,金碧辉煌、窗明几净,水、电、路、沼气、村村通电视信号为一体的王梁村,展望王梁的每个角落,到处都盛开着文明的花朵。回忆王梁村人,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我感慨万千!如今的王梁村人像城里人一样,进屋不带泥、出门不沾灰,做饭不烧柴,犁地不用牛,赶集不走路,过着殷实而和谐的小康生活。望着家家房顶上被阳光照耀得像座座金山一样的玉米棒子,望着三轮车奔驰在田间地头运送庄稼的情景,就像阳光照亮了我的心,我的心头也开始闪闪发亮。

微信图片_20180508161814.jpg

 作者简介:曾玉梅,女,甘肃成县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遥望故乡》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监制:马媛媛   责任编辑:唐三乐   本期制作:韦照红